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 AR) 1992年由Cauldell等[1] 提出, 通过把文字、模型、图像、视频等虚拟信息实时叠加在真实物体上, 实现真实与虚拟场景的无缝叠加. 为实现增强现实, 需要在三维空间位置中对虚拟信息与真实环境进行匹配, 即跟踪注册技术. 跟踪注册的算法性能决定了AR的使用效果[2]. 当前, 尤其是在室外环境下, 跟踪注册算法的性能无法很好地满足AR 系统的要求[3], 特别是考虑到AR系统所处的实际环境和本身的资源往往受到很大限制. 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混合使用图像识别、定位等多种技术来实现跟踪注册. 本文提出的基于目标检测和空间投影的增强现实方法, 就是希望通过混合两种跟踪注册的方法, 来较好地解决虚拟信息无法和真实场景精确匹配问题.
1 概念和相关工作 1.1 AR的物理实现当前视频透视式(video see-through)和光学透视式(optical see-through)[4, 5]是增强现实在物理上的两种主要实现方法. 智能手机等手持设备一般采用视频透视式, AR眼镜、AR头盔等常见可穿戴设备较多使用光学透视式. 为验证本文所描述方法的适用性, 后文分别采用了智能手机和AR眼镜来进行实验.
1.2 混合注册跟踪注册技术注册跟踪算法是增强现实的核心技术之一, 也是增强现实的研究重点[6], 它可分为基于传感器及硬件的、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和混合跟踪注册[7-9], 后者是融合多种技术来获取物体位姿的技术. 相对单一技术, 混合跟踪注册提高了鲁棒性和精度, 但也提升了复杂度[10]. 从多传感融合的方式出发, Brooks等[11]将其分为互补式、竞争式和协作式.
互补式融合是通过独立的多个传感器分别获得其局部数据后, 在同系统内组合得到全局的系统位姿. 最为常见的是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北斗等全球定位系统结合其他传感器, 现代IMU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惯性测量单元)通常集成了加速计, 陀螺仪, 磁力仪等多个传感器, 从而能够方便地获得倾角、加速度和磁偏角等姿态信息. 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 Feiner等[12]的户外AR导航应用即通过GPS、电磁、倾角等传感器实现等. 在此基础上利用SCATT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等方法融合计算机视觉, 以实现跟踪注册也是较为常见的做法. 例如闫兴亚等[13]提出的自适应跟踪注册算法, 再如邓晨等[14]利用2维地图对传感器获得的位姿进行视觉辅助校正, 邹国良等[15]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器融合视线方向的传感器注册与基于海天线特征的视觉跟踪注册.
竞争式融合通过融合工具去处理同一空间坐标系中不同的传感器得到的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航迹融合是指使用多传感融合算法对同一测量目标进行跟踪, 但不受传感器单点失效的影响. 如李秋旭[16]结合有源与无源传感器对目标跟踪, 提高了复杂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 集中式融合方法需要每个传感器都有测量信息时才会进行数据融合, 文献[17]即采用了该方法.
协作式融合建立不同参考系中传感器参数的内在联系. 其中, 简单协作式融合用一个传感器的姿态对另一传感器的姿态进行补偿. 该方法较为简单且对系统资源要求低, 如王月等[18]利用点云和视觉特征融合并结合深度图像信息, 提高算法在快速移动时的鲁棒性. 孙启昌等[19]在手术导航中使用基于光学定位的跟踪注册算法, 解决虚实融合问题. 复杂协作式融合把原始数据融入基于视觉跟踪注册的闭环中, 如文献[20]中将惯性方向测量数据嵌入视觉连续帧中, 预测图像特征点.
1.3 融合目标检测和空间投影的混合注册跟踪为解决增强实现中的虚拟信息和显示环境的精确匹配问题, 本文阐述的方法通过机器视觉的方法对目标进行检测得到目标类型, 即解决是哪种设备的问题, 然后通过获得融合传感器得到的位姿信息来判断是哪个设备, 即解决同一类型设备中的设备ID (identity document, 身份标志)问题. 计算机视觉中的识别和追踪是实现AR至关重要的技术[21], 本方法的其主要思路是先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模型识别移动端预览画面中目标物的类型和像素位置, 然后将目标建筑物简化三维模型投影到预览画面所在的屏幕坐标系中, 得到三维模型在预览画面中的像素位置, 将目标物在预览画面中的像素位置和三维模型在预览画面中的像素位置进行一对一比较, 同时比较目标物和三维模型的类型, 得到与目标物匹配的三维模型, 根据匹配到的三维模型得到目标物的识别属性即目标物ID, 根据这个目标物ID即可从服务器得到目标物的动静态信息, 并返回叠加到目标物上.
本文所述方法可以适用于导航、娱乐、工业、设施维护等场景, 其目标物特别适用于各类具有规格型号的智慧物联设备, 如智慧路灯、充电桩等.
2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 增强现实系统的设计本增强现实方法和系统的前端(移动端)和后端(服务器端)主要交互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 构建目标物的简化三维模型, 三维模型存储到数据库并建立空间索引, 建立地图系统. 如一个智慧灯杆的模型可简化为一个圆柱体, 一个充电桩可以简化为一个立方体等.
步骤2: 移动端摄像头对准目标物.
步骤3: 移动端地理位置、姿态数据、摄像头视角、相机预览画面尺寸等自身硬件设备数据. 其中地理位置为GPS、北斗等定位系统获取的经纬度和高度数据, 姿态数据是移动端在三维空间中旋转的量, 可以是欧拉角、旋转矩阵、四元数或旋转向量. 本系统实现中的姿态数据是根据智能手机的ROTATION_VECTOR传感器获取的表示手机旋转的四元数. 摄像头视角根据相机参数计算得到, 摄像头视角为相机视场角(field of view, FOV), 相机预览画面尺寸包括画面宽和高等.
步骤4: 移动端将包括自身当前地理位置、检索半径等参数的请求上传到服务器, 请求附近一定空间范围内目标物的三维模型. 其中, 移动端地理位置和检索半径定义了检索数据的空间范围, 空间参考为三维模型经过坐标转换后的参考坐标系.
步骤5: 服务器从数据库检索到目标物的三维模型. 将三维模型和移动端地理位置转换同一投影坐标系, 该坐标系由移动端的地理位置确定, 可采用地图形变较小的坐标系.
步骤6: 服务器将三维模型返回给移动端.
步骤7: 移动端缓存服务器传回的三维模型.
步骤8: 移动端使用AI目标检测模型, 在相机拍摄的预览画面中识别并标注出目标物的类型和像素位置. 虽然AI能识别图像中的目标物的类型, 但是无法确定目标物的ID.
步骤9: 把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模型投影到相机预览画面所在的屏幕坐标系中. 即通过空间投影的计算, 得到三维模型在相机拍摄的预览画面中的像素位置.
步骤10: 一对一匹配AI识别结果中目标物的像素位置和三维模型在相机拍摄的预览画面中的像素位置, 并比较目标物和三维模型的类型, 得到与预览画面中的目标物匹配的三维模型, 即找到三维模型与AI识别目标物的一一对应关系. 由于三维模型中保存有目标物的ID等标识性属性, 因此可以通过对应关系知道AI识别的目标物详细信息.
步骤11: 根据匹配结果, 向服务器发送获取目标物详细信息请求, 该请求包括目标物的识别ID, 详细信息包括目标物静态和动态信息.
步骤12: 服务器检索目标物详细信息.
步骤13: 服务器返回检索到目标物详细信息.
步骤14: 移动端在预览画面上叠加显示信息.
2.2 目标检测的AI算法
第2.1节步骤8的目标检测AI算法基于one-stage的多尺度特征端到端预测的目标检测算法SSD[22], 考虑到需要在移动端进行部署, BackBone选择引入轻量级网络MobileNet[23], 其优点在于该网络的1个DepthWise卷积层的每个通道只需和1个卷积通道进行卷积操作, 卷积结果再由PointWise卷积层做普通的1×1卷积, 如式(1)所示,
$ \dfrac{{{W_{DUP}}}}{{{W_c}}} = \dfrac{{{{H}} \times W \times {{C}} \times \left( {{{{k}}^2} + {{c}}} \right)}}{{{{H}} \times {{W}} \times {{C}} \times {{{k}}^2} \times {{c}}}} = \dfrac{1}{{{{{k}}^2}}} + \dfrac{1}{{{c}}}$ | (1) |
其中, H, W, C, k, c分别代表输入特征的高, 宽通道数以及卷积核的高、宽、通道数目标检测算法的网络结构包含13个DepthWise卷积层、13个PointWise卷积层以及9个普通卷积层, 其中13个DepthWise卷积层和13个PointWise卷积层交替连接, 第1层和最后8层均为普通卷积层, 因此一共35层卷积层. 所有DepthWise卷积层使用3×3大小的卷积核, 所有PointWise卷积层使用1×1大小的卷积核. 每个卷积层的卷积核, 通道、步长等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目标检测算法SSD通过设置不同尺寸比例(scale)和高宽比(aspect ratio)的锚点(anchor)来提取用于边界回归和类别分类的先验边框集合(default boxes). 由于实际场景中目标物形状多变, 同一目标需要在不同距离下进行检测, 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边框尺寸来提高算法的鲁棒性. 对此选择网络结构的第11, 13, 29, 31, 33, 35层的输出结果作为特征图(feature map), 每层特征图提取边框的尺寸比例计算如式(2), 其中
$ {S_k} = {S_{\min}} + \frac{{{S_{\max}} - {S_{\min}}}}{{m - 1}} \times \left( {{{k}} - 1} \right){|_{{{k}} \in \left[ {1, {{\delta }}} \right]}} $ | (2) |
$ {a_r} = \left\{ {1, 2, 0.5, 3, 0.33, 4, 0.25, 5, 0.2} \right\} $ | (3) |
$ w = {S_k}\sqrt {{a_r}} $ | (4) |
$ h = \frac{{{S_k}}}{{\sqrt {{a_r}} }} $ | (5) |
其中, w表示边框的宽, h表示边框的高.
2.3 三维投影的计算方法前述第2.1节步骤9中将三维模型投影到屏幕坐标系的步骤如图2所示, 各步骤如下.
步骤1: 移动设备周边指定空间范围内的三维模型集合为集合D, D的总数为N, Dn为第n个元素. 遍历集合D, 从n=0开始, D中元素和移动设备地理位置的空间参考都为R. R在本例为WGS 84/Pseudo-Mercator标准. 本方法不限制此处的空间参考必须为WGS 84/Pseudo-Mercator, 而是需要根据移动设备的实际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投影坐标系, 并且在计算中使用移动端获取的姿态数据、摄像头视角、相机预览画面尺寸等数据.
步骤2: 如n<N执行步骤3, 否则执行步骤11.
步骤3: 计算模型变换矩阵Mm, 用于将三维模型Dn转换到世界坐标系. 在本例中, 三维模型是WGS 84/Pseudo-Mercator坐标系下的模型. 使用GPS采集的相机地理位置是WGS 84坐标系下的经纬度, 需要提前转换为WGS 84/Pseudo-Mercator坐标系下的米制坐标. 因此三维模型和相机位置的空间参考都为WGS 84/Pseudo-Mercator, 模型变换矩阵Mm为单位矩阵.
步骤4: 计算视变换矩阵Mv, 用于将世界坐标系中的三维模型Dn转换到相机坐标系. 本例中就是从WGS 84/Pseudo-Mercator坐标转换到相机坐标系. 本例使用智能手机函数接口中的方法setLookAtM(float[] rm, int rmOffset, float eyeX, float eyeY, float eyeZ,float centerX, float centerY, float centerZ, float upX,float upY, float upZ)来计算视变换矩阵. 其中视变换矩阵保存在rm数组中, rmOffset定义了rm中视变换矩阵的第1个值的索引.
如图3(a)所示,
$ p' = \left( {{w_1}, xi, yj, {\textit{z}}k} \right) = qp{q^{ - 1}} $ | (6) |
$ \left( {\begin{array}{*{20}{c}} {centerX} \\ {centerY} \\ {centerZ} \end{array}} \right) = \left( {\begin{array}{*{20}{c}} {eyeX + {{x}}} \\ {eyeY + y} \\ {eyeZ + {\textit{z}}} \end{array}} \right) $ | (7) |
式(6)为四元数运算, i、j、k是四元数的虚部, x、y、z是各虚部的系数, w1为实数. q是手机姿态的四元数表示, 根据智能手机的ROTATION_VECTOR传感器获取. q−1为q的逆.
$ h' = \left( {{{{w}}_2}, upX \times i, upY \times j, upZ \times k} \right) = qh{q^{ - 1}} $ | (8) |
式(8)中
步骤5: 计算投影变换矩阵Mp, 用于将相机坐标系中的Dn转换到裁剪坐标系. 本例中使用智能手机接口中的方法perspectiveM(float[] m,int offset, float fovy, float aspect, float zNear, float zFar)计算Mp. 其中m是保存Mp的数组. offset为m中Mp的第1个值的索引.fovy是相机y轴方向视角, 如图3(a)所示, 底和顶是宽, 左和右是高. 如图3(b)所示, Up-vector的方向就是相机y轴的方向. aspect为视口的宽高比, zNear为近裁剪平面离相机的距离, zFar为远裁剪平面离相机距离.
步骤6: 组合各个变换矩阵, 得到综合的坐标变换矩阵M, 其中
步骤7: 对Dn执行坐标变换. 三维模型Dn上的一点为
步骤8: 对变换后的三维模型Dn进行变换, 从规范化设备坐标系转换到屏幕坐标系, 得到投影后的模型Dn'. 也就是将步骤7中得到的点Pndc转换为屏幕坐标
$ Xs=scree{n}_{w}\times \frac{1+Xndc}{2} $ | (9) |
$ Ys=scree{n}_{h} - scree{n}_{h}\times \frac{1+Yndc}{2} $ | (10) |
其中,
步骤9: 将Dn'放入结果集D'.
步骤10: n=n + 1, 返回步骤2.
步骤11: 程序结束, 得到的集合D'即为三维模型集合D投影到屏幕坐标系后的集合.
3 智慧物联基础设施应用中的实践本方法可以被广泛应用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工业设备检测、文化商旅等很多领域. 以本文描述的方法为基础, 结合项际需求, 开发了用于智慧物联基础设施的AR应用系进行验证. 在本AR应用中, 用户需要对智慧物联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 物联设备包括智慧路灯, 智慧井盖, 智慧垃圾桶等. 如前文所述, 需要对这些智慧物联设备建立简化三维模型. 例如智慧路灯是一个圆柱体, 垃圾桶是一个立方体等.
本AR应用实验中, 采用了两种移动终端设备, 分别采用光学透视和视频透视方法. 其中移动终端设备1是一款普通的华为P20Pro 型号的手机, 其配有6.1英寸的屏幕和主摄4 000万像素的三摄摄像头, 搭载麒麟970处理器和6 GB内存. 移动终端设备2是一个AR眼镜工程样机, 如图4(a)所示. 该工程样机采用分体式设计, 即其计算单元和电源不放在眼镜上, 而放在与其通过USB-C线连接的移动设备上, 该移动设备可以是普通智能手机, 在实验中使用与前相同的华为P20Pro, 如图4(b)所示. AR眼镜的显示装置为两片采用阵列光波导的AR显示模组, 在眼镜上安装摄像头和感知器件, 使得AR眼镜能够获得其位置、方向角等信息, 并可传回移动设备进行计算.
3.1 目标检测的AI算法训练和结果
在本AR应用的目标检测算法中, 一共使用了10 723张包含智慧灯杆、垃圾桶或井盖的图片, 将其中的9 520张图片作为训练样本集, 1 203张图片作为测试样本集. 训练过程中设置BatchSize为24, 初始学习率设置为0.001, 选择RMS Prop梯度优化方式, 每5万步做一次学习率衰减, 衰减速率为0.1, 迭代训练20万次得到最终的AI检测模型. 对测试样本集进行检测, 使用COCO API (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 应用程序接口)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如图5所示. 其中整个测试集的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 平均精准率)为0.849, mAR(mean average recall, 平均召回率)为0.879, 大物体(图像像素面积>962)的mAP已经达到0.866, mAR达到0.895; 中等尺寸(图像像素面积<962且图像像素面积>322)的mAP为0.683, mAR为0.729; 但小物体(图像像素面积<322)的mAP和mAR却只有0.467和0.5, 可见该模型对小尺寸的物体的准确率仍有待提升. 对智慧灯杆、垃圾桶和井盖识别准确率分别做了评估, 评估结果如图6所示. 其中井盖准确率最高, 达到0.900 5, 垃圾桶其次, 达到0.884 7, 智慧灯杆准确率最低, 只有0.762 8. 相较于垃圾桶和井盖, 智慧灯杆的外形不规则, 呈现细长状, 且从侧面观察时, 如图7所示, 方框中背景信息占据大部分特征, 因此引入了更多的噪声.
在实验中, 使用前述智能手机进行目标检测AI算法的性能测试, 如果不压缩网络参数量, 每帧处理耗时将达到200 ms, 无法达到实时效果. 经过测试, 当参数量压缩到1/4左右时, 耗时将减少到70 ms左右, 此时准确率依然可以被保障.
目前, 算法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例如: (1)无法识别超过4 m以外的井盖和8 m以外的垃圾桶, 因此需要提升算法对小尺寸物体的识别能力; (2)由于老旧井盖常年暴晒雨林, 锈迹较多, 纹路不清晰, 且井盖基本铺设在沥青路中, 因此较难分辨. 算法对这类老旧井盖识别能力相对偏低; (3)对长条状的智慧灯杆识别能力相对偏低; (4)目前算法的运行速度仍有待提升.
未来将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软件算法性能: (1)扩大老旧井盖、小尺寸等难例样本的数量; (2)在数据预处理的时候, 使用更多的数据增强方法, 如图像锐化, 增加高斯滤波, 图像去模糊等; (3)考虑尝试寻找一些更优秀的网络结构替换当前网络, 以求达到更快、更好的检测效果.
3.2 应用的修正和效果经过AI算法对智慧路灯、智慧垃圾桶等目标物的训练及前述第2.2节三维投影计算后, 需要一对一匹配AI目标检测对象和三维模型的屏幕投影, 在本实验中就是找到目标检测到的智能设备和设备的三维模型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由于目标物为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 故其在预览画面中的像素位置为具有一定范围的区域, 在理想状态下, 识别结果中目标物的像素位置和匹配的三维模型在相机拍摄的预览画面中的像素位置将会重叠, 即两区域将重叠, 从而得到目标物匹配的三维模型. 但在实际应用中, 识别对象和三维模型投影的屏幕坐标存在偏差, 如图8所示. 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传感器获得的感知信息不太精确, 特别是定位信息不精确, 而方位角、俯仰角和翻转角的精确性也有影响. 由于在AR眼镜工程样机中采购的定位和感知器件精确性较手机为好, 所以出现的偏差较低一些.
本应用系统为了降低这种偏差的干扰, 采用修正措施, 即目标物与三维模型的像素位置存在交集, 并且类型相同的方式判定两者为匹配, 两者像素位置不存在交集或类型不同则两者不匹配.
经过目标物与三维模型匹配获得其标志ID后, 可以从系统后端取得目标物的基本信息. 如图9所示, 图9(a)是在智能手机应用中显示一个智慧路灯的相关信息, 图9(b)是在AR眼镜应用中显示的一个智慧路灯相关信息. 若想进一步取得目标物动静态信息, 可通过交互操作(智能手机通过荧幕点击, AR眼镜通过其附带摄像头进行手势识别的方法)得到.
3.3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在实现对智慧路灯、智慧垃圾桶等具有标准外形的固定目标物进行注册跟踪的方法中, 常见的做法是使用人工标识进行识别, 如文献[24]所示的方法, 在实践中, 也采用了类似文献[24]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 使用文字识别技术, 对如智慧路灯等目标物上的标识码进行识别, 如图10所示. 由于标识码文字简单, 无论使用AR眼镜工程样机, 还是使用智能手机都能够很快精确地识别目标物ID, 并通过目标物ID从系统后端获得其相关信息, 这个方法明显的缺陷是需要事先在所有目标物上贴上标识码.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必须距离目标物非常近(通常需小于0.5 m), 且需寻找到目标物贴着标识码的一面, 将镜头直接对着标识码才能识别. 这种局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并且大幅降低了用户体验.
在文献[25]中, 作者描述的方法避免使用人工标识, 而使用了基于迁移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对目标物进行分类检测识别, 然后结合其使用的Hololens设备上的眼动追踪识别和空间映射功能, 确定目标物的位置. 使用这种方法, 需要设备配有深度摄像头和环境感知摄像头的专门AR设备, 成本较高. 目前市面上Hololens设备的价格超过3万元, 昂贵的成本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实用性.
本方法使用目标检测与空间投影融合的算法实现目标物的跟踪识别, 既无需预先配置标识, 也无需深度摄像头等特殊设备, 因此, 可以在普通智能手机上使用. 表2 对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4 结束语
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种融合目标检测和空间投影的增强现实方法, 基于此方法实现了一个用于城市智慧物联基础设施维护的增强现实应用, 并通过使用普通智能手机和AR眼镜工程样机两种移动终端进行了实验验证. 本方法融合了人工智能目标检测和地理信息的空间投影算法, 是一种简单协作式传感器融合的混合跟踪定位技术. 该方法对硬件资源环境要求不高, 适用于有统一外形规格的目标物, 如智慧路灯、智慧垃圾桶, 充电桩等, 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维护、工业设备检测, 商业旅游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1] |
Caudell TP, Mizell DW. Augmented reality: An application of heads-up display technology to manual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Proceedings of the 25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Kauai: IEEE, 1992. 659–669.
|
[2] |
韩玉仁, 李铁军, 杨冬. 增强现实中三维跟踪注册技术概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9, 55(21): 25-34. DOI:10.3778/j.issn.1002-8331.1907-0283 |
[3] |
Azuma RT, Hoff BR, Neely HE, et al. Making augmented reality work outdoors requires hybrid tracking. Proceedings of th 1999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Augmented Reality: Placing Artificial Objects in Real Scenes. Bellevue: A. K. Peters, Ltd., 1999. 219–224.
|
[4] |
Billinghurst M, Clark A, Lee G. A survey of augmented reality. Foundations and Trends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2015, 8(2–3): 73–272.
|
[5] |
Zhou F, Duh HBL, Billinghurst M. Trends in augmented reality tracking, interaction and display: A review of ten years of ISMAR.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EEE/ACM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xed and Augmented Reality. Cambridge: IEEE, 2008. 193–202.
|
[6] |
王涌天, 刘越, 胡晓明. 户外增强现实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系统仿真学报, 2003, 15(3): 329-333, 337. DOI:10.3969/j.issn.1004-731X.2003.03.008 |
[7] |
Mahmud N, Cohen J, Tsourides K, et al. Computer vision and augmented reality in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Gastroenterology Report, 2015, 3(3): 179-184. DOI:10.1093/gastro/gov027 |
[8] |
Tao C, Zhao MY, Shi QF, et al. Novel augmented reality interface using a self-powered triboelectric based virtual reality 3D-control sensor. Nano Energy, 2018, 51: 162-172. DOI:10.1016/j.nanoen.2018.06.022 |
[9] |
Maidi M, Ababsa F, Mallem M, et al. Hybrid tracking system for robust fiducials registration in augmented reality. Signal, Image and Video Processing, 2015, 9(4): 831-849. DOI:10.1007/s11760-013-0508-4 |
[10] |
罗斌, 王涌天, 沈浩, 等. 增强现实混合跟踪技术综述. 自动化学报, 2013, 39(8): 1185-1201. |
[11] |
Brooks RR, Iyengar SS. Real-time distributed sensor fusion for time-critical sensor readings. Optical Engineering, 1997, 36(3): 767-779. DOI:10.1117/1.601274 |
[12] |
Feiner S, MacIntyre B, Hollerer T, et al. A touring machine: Prototyping 3D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 for exploring the urban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Wearable Computers. Cambridge: IEEE, 1997. 74–81.
|
[13] |
闫兴亚, 马柯, 崔晓云. 基于增强现实的自适应跟踪注册方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21, 42(3): 684-689. DOI:10.16208/j.issn1000-7024.2021.03.013 |
[14] |
邓晨, 游雄, 张威巍, 等. 基于2D地图的城市户外ARGIS视觉辅助地理配准技术. 测绘学报, 2019, 48(10): 1305-1319. DOI:10.11947/j.AGCS.2019.20190007 |
[15] |
邹国良, 屠正飞, 郑宗生. 基于混合注册方式的海洋环境增强现实系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6, 33(10): 158-161. DOI:10.3969/j.issn.1000-386x.2016.10.035 |
[16] |
李秋旭. 复杂环境下多传感器目标跟踪技术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
|
[17] |
Yokokohji Y, Sugawara Y, Yoshikawa T. Accurate image overlay on video see-through HMDs using vision and accelerometers. Proceedings of the 2020 IEEE Virtual Reality. New Brunswick: IEEE, 2000. 247–254.
|
[18] |
王月, 张树生, 白晓亮. 点云和视觉特征融合的增强现实装配系统三维跟踪注册方法.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9, 37(1): 143-151. DOI:10.3969/j.issn.1000-2758.2019.01.021 |
[19] |
孙启昌, 麦永锋, 陈晓军. 基于增强现实的手术导航系统快速标定算法. 计算机应用, 2021, 41(3): 833-838. DOI:10.11772/j.issn.1001-9081.2020060776 |
[20] |
Aron M, Simon G, Berger MO. Use of inertial sensors to support video tracking. Computer Animation and Virtual Worlds, 2007, 18(1): 57-68. DOI:10.1002/cav.161 |
[21] |
高翔, 安辉, 陈为, 等. 移动增强现实可视化综述.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8, 30(1): 1-8. |
[22] |
Liu W, Anguelov D, Erhan D, et al. SSD: 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msterdam: Springer, 2016. 21–37.
|
[23] |
Howard AG, Zhu ML, Chen B, et al. MobileNets: Effici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or mobile vision applications. arXiv:1704.04861, 2017.
|
[24] |
夏德芳, 刘传才. 基于人工标识的移动增强现实配准方法. 现代电子技术, 2015, 38(8): 26-30. DOI:10.16652/j.issn.1004-373x.2015.08.035 |
[25] |
张乐, 张元, 韩燮, 等. 一种免注册标识的增强现实方法.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 20(8): 3149-3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