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势是一种包含信息量最多的一种人体语言, 它生动, 形象, 直观, 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 手势识别技术是一种建立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一种简单的人机交互方式. 如今手势识别技术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其广泛应用于游戏娱乐、计算机辅助哑语教学、医疗研究、智能设备、机器人控制等. 手势识别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改善聋哑人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还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所以手势识别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研究人员对手势识别的研究是基于数据手套来实现的[1]. 数据手套的每个指关节均可以通过两个传感器采集其弯曲程度的数据, 同时在两个手指之间还有一个传感器用于采集两个手指之间的角度, 将传感器的输出数据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出相应的手势. 数据手套可以直接的获得手的空间三维信息和手指的运动信息, 进行实时识别, 但其手势识别网络过于依赖设备, 而且数据手套设备价格昂贵, 不易于手势识别技术的推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 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技术逐渐成为主要研究方向[2]. 相较于基于数据手套的手势识别技术, 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技术设备简单, 只需一个或多个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 然后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的相关领域算法实现对手势的识别与分析. 传统的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技术是基于人工设计的手势识别方法[3], 该方法针对特定的数据集提取适合的手势特征作为识别的特征, 通过计算机图形学对二维的手势图像属性, 如手的颜色、纹理、边界、轮廓等进行分析. 它将待识别手势的特征参数与预先存储的模板特征参数进行匹配, 学习能力并不强, 提取的手势特征单一, 容易受背景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为解决单一特征的手势识别在复杂背景下的识别率, 陈影柔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加权融合的识别方法[4]. 为追求更高的准确率, 基于神经网络的手势识别方法在手势识别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5-8]. 神经网络是基于统计学和概率学方法, 具有抗干扰性、自学习性、易控制性和处理高效性等特点. 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具有层次结构化、权值共享、区域局部感应、特征提取和识别分类相结合的全局分类的特点, 能够逐层自动地学习到合适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例如R-CNN (区域卷积神经网络)[9]、SPP-Net网络(空间金字塔池化网络)[10]和Faster R-CNN[11]等. 这些算法的精确度不断提高, 但是忽略了参数影响, 导致参数过大, 增加了计算的负荷.
Inception-v3网络模型[12]是谷歌团队提出的一种图像分类模型, 其由Inception-v1网络模型和Inception-v2[13]网络模型改进而来, 在识别精度和速度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原始Inception-v3网络模型中的主干网络Inception模块参数量大, 模型占用内存容量大, 计算复杂度高, 对硬件的计算能力需求大.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改进Inception-v3网络的手势图像识别方法, 在保证手势识别准确率的同时极大地减少了网络模型所需的存储容量和参数量.
1 Inception-v3模型原理Inception系列网络模型是由Szegedy等[14]提出的. 该模型是为了解决如何在有限的计算资源内, 进一步提出网络的性能. 在当初提升网络性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网络的深度和宽度. 其中深度是指网络的层数, 宽度是指网络的每层的通道数. 但是这两个方法会导致两个问题: 1)巨大的参数量导致模型容易发生过拟合. 2)均匀地增加网络的大小, 会导致计算量的加大.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 Szegedy等[14]提出了Inception结构, 该结构将稀疏矩阵聚类成相对密集的子矩阵, 提高了计算的性能. Inception-v3网络模型是在Inception-v2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 其主要思想就是分解卷积和激进的正则化. 在分解卷积中, Inception-v3网络模型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1)将大卷积分解为小卷积, 使用了两个级联的3×3的滤波器来代替一个5×5的滤波器. 2)将对称卷积分解为非对称卷积, 将3×3的卷积核分解为1×3和3×1的卷积核, 输出的特征尺寸不变但是进一步降低了计算量. 在激进的正则化中, Inception-v3网络模型使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 1)使用批归一化, BN (batch normalization)层. 2) Inception-v3网络模型中的辅助分类器起到了正则化器的作用. 3)使用标签平滑化来进行网络模型的正则化. 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网络图见表1所示.
2 改进Inception-v3模型设计由表1可以看出, 原Inception-v3模型的网络层次深, 网络参数量过大, 模型的计算复杂度很高. 近年来一些经典的轻量级神经网络通过采用效率更高的计算方式来减少网络模型的参数量, 相应的可以减少参数的计算和存储, 来实现网络的优化加速, 以满足嵌入式端对于图像识别速度的要求. Mobilenet系列[15-17]是Google团队提出的一种轻量级神经网络, 其主要思想就是将原神经网络中的传统的标准的卷积替换成深度可分离卷积, Google团队在Mobilenet网络模型后续的改进中又加入倒残差结构以及线性瓶颈层结构, 构建更高效的网络模型. Shufflenet系列模型[18,19]主要是采用组卷积的方式减少参数和运算量. 受Mobilenet的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启发, 本文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层, 对原Inception-v3的Inception模块重新进行设计, 结合残差连接, 引入注意力机制模块,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nception-v3网络模型. 改进的Inception-v3网络模型较原模型相比拥有更少的参数量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识别准确度. 改进Inception-v3模型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将Inception-v3网络进行整体改进, 搭建改进后的stage_1网络、Inception1_module_1网络、Inception1_module_2网络、Inception_reshape网络、Inception2_module_1网络、Inception2_module_2网络和Inception2_module_3网络; 每个改进后的网络均根据Inception-v3网络进行整体改进后直接获得. 因为原Inception-v3模型的Inception模块参数量太大, 增加了计算的复杂度, 所以本文对原Inception-v3模型中的Inception模块进行重新设计.
针对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的Inception系列网络, 即不包括stage_1网络, 按照式(1)–式(9)设置处理:
$ \begin{array}{*{20}{c}} {{C_{\textit{z}}}\left( x \right) = ReLU \cdot BN \cdot conv\left( x \right)} \end{array} $ | (1) |
$ \begin{array}{*{20}{c}} {S{C_{\textit{z}}}\left( x \right) = ReLU \cdot BN \cdot conv \cdot sconv\left( x \right)} \end{array} $ | (2) |
$ \begin{array}{*{20}{c}} {{b_{1 \times 1}}\left( x \right) = {C_1}\left( x \right)} \end{array} $ | (3) |
$ \begin{array}{*{20}{c}} {{b_{3 \times 3}}\left( x \right) = S{C_3} \cdot {C_1}\left( x \right)} \end{array} $ | (4) |
$ \begin{array}{*{20}{c}} {{b_{5 \times 5}}\left( x \right) = S{C_5} \cdot {C_1}\left( x \right)} \end{array} $ | (5) |
$ \begin{array}{*{20}{c}} {d{b_{3 \times 3}}\left( x \right) = S{C_3} \cdot S{C_3} \cdot {C_1}\left( x \right)} \end{array} $ | (6) |
$ \begin{array}{*{20}{c}} {m{p_{3 \times 3}}\left( x \right) = {C_1} \cdot maxpoolin{g_{3 \times 3}}\left( x \right)} \end{array} $ | (7) |
$ \begin{array}{*{20}{c}} {a{p_{3 \times 3}}\left( x \right) = {C_1} \cdot avgpoolin{g_{3 \times 3}}\left( x \right)} \end{array} $ | (8) |
$ md(x) = {b_{1 \times 1}}(x) \circ {b_{3 \times 3}}(x) \circ {b_{5 \times 5}}(x) \circ m{p_{3 \times 3}}s(x) \circ a{p_{3 \times 3}}(x) $ | (9) |
其中,
图1中的stage_1网络结构包括4个三阶普通卷积模块, 一个一阶普通卷积模块, 两个最大池化层, 一个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 如图2所示. 其中普通卷积模块conv2d_bn中一阶普通卷积模块和三阶普通卷积模块的结构相同, 只是模块中卷积层的卷积核分别是1×1和3×3. 所述的一阶普通卷积模块和三阶普通卷积模块的网络结构相同, 具体为一个Conv2D卷积层、一个BN层、一个ReLU激活函数依次连接组成. 一阶普通卷积模块的Conv2D卷积层的卷积核大小为1×1, 三阶普通卷积模块的Conv2D卷积层的卷积核大小为3×3. 本文的普通卷积模块conv2d_bn的简化表达式为:
$ {{\rm{conv2d}}}\_{{\rm{bn}}}\left( {{{{\rm{filters}} = }}{{{x}}_i}{{, {{\rm{kernel}}} {\textit{-}} { {\rm{si{{z}}e}}} = }}{{{x}}_o}} \right) $ |
其中, filters为conv2d_bn模块卷积层过滤器的个数, kernel-size为过滤器的大小.
本文最大池化层MaxPooling2D, 简化表达式为:
$ {\rm{MaxPooling2D}}\left( {{\rm{pool}}\_{\rm{si{{z}}e}} = x, {\rm{strides}} = s} \right) $ |
其中, pool_size为池化层的池化窗口大小, strides为池化的步长.
本文在stage_1网络结构拓扑中加入了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20], 一种用于前馈卷积神经网络的简单而有效的注意力模块. CBAM 注意力机制模块包含2个独立的子模块, 通道注意力模块(channel attention module, CAM)和空间注意力模块(spatial attention module, SAM), 这样不仅能够节约参数和计算力, 而且保证了其能够做为即插即用的模块集成到网络架构中. 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的输入先经通道注意力机制模块处理, 后经空间注意力机制模块处理, 然后将处理过的特征图与原输入特征图相乘以进行自适应特征优化, 增强了网络对空间和通道的关注度, 提高模型的精度.
2.2 改进Inception-v3模型中的Inception模块所述的Inception1_module_1网络结构包括一个五阶可分离卷积模块, 一个三阶可分离卷积模块, 5个一阶普通卷积模块, 一个平均池化层, 一个最大池化层, 一个拼接层, 一个BN层, 如图3所示. 其中可分离卷积模块separate_conv2d_bn结构主要由一个深度可分离卷积层、一个Conv2D卷积层、一个BN层和ReLU激活函数依次连接构成, 由三阶可分离卷积模块的输入或五阶可分离卷积模块的输入依次输入到深度可分离卷积层、Conv2D卷积层、BN层和ReLU激活函数处理并输出; 三阶可分离卷积模块的深度可分离卷积层的卷积核大小为3×3, 五阶可分离卷积模块的深度可分离卷积层的卷积核大小为5×5. 本文的可分离卷积模块separate_conv2d_bn的简化表达式为:
$ {{\rm{{se}}parable}}\_{\rm{conv2d}}\_{\rm{bn}}\left( {{\rm{filters}} = {x_i}, {{{\rm{kernel}}}} {\textit{-}} {\rm{si{{z}}e}} = {x_o}} \right)$ |
其中,
本文的平均池化层AveragePooling2D, 简化表达式为:
$ {\rm{AveragePooling2D}}\left( {{\rm{pool}}\_{\rm{si{{z}}e}} = x, {\rm{strides}} = s} \right) $ |
其中,
拼接层是将输入到拼接层的特征向量在通道数上进行拼接, 使得输出的特征向量包含不同的感受野. Inception1_module_1网络的公式如式(10)所示:
$ \begin{array}{*{20}{c}} {{I_{1\_1}}\left( x \right) = ReLU \cdot BN \cdot md\left( x \right)} \end{array} $ | (10) |
所述Inception1_module_2网络结构与Inception1_module_1网络结构相似, 均包括一个五阶可分离卷积模块, 一个三阶可分离卷积模块, 5个一阶普通卷积模块, 一个平均池化层, 一个最大池化层, 一个拼接层, 一个BN层, 如图4所示. 与Inception1_module_1网络结构不同的是, Inception1_module_2采用了ResNet[21]的残差连接的思想. 特征向量并联输入到拼接层在通道数上进行特征向量的拼接后, 拼接层输出的特征向量与Inception1_module_2网络结构的原输入特征向量进行相加再输入到BN层和ReLU激活函数得到Inception1_module_2的输出. 残差连接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网络的退化以及过拟合问题. Inception1_module_2网络的公式如式(11)所示. 其中
$ \begin{array}{*{20}{c}} {{I_{1\_2}}\left( x \right) = ReLU \cdot BN \cdot \left[ {x \oplus md\left( x \right)} \right]} \end{array} $ | (11) |
所述的Inception2_module_1网络结构包括3个三阶可分离卷积模块, 5个一阶普通卷积模块, 一个平均池化层, 一个最大池化层, 一个拼接层, 一个BN层, 如图5所示. Inception2_module_1网络与Inception1系列网络不同的是为了减少参数量, 增加非线性因素, 将5×5的可分离卷积模块改为两个连续的3×3的可分离卷积模块, 所得到的第5特征向量组尺寸与原可分离卷积模块相同; 并增大了两个连续3×3的可分离卷积模块的比例. Inception2_module_1网络的公式如式(12)所示:
$ \begin{array}{*{20}{c}} {{I_{2\_1}}\left( x \right) = ReLU \cdot BN \cdot \left[ {\begin{array}{*{20}{c}} {{b_{1\times1}}\left( x \right) \circ {b_{3\times3}}\left( x \right) \circ } \\ {d{b_{3\times3}}\left( x \right) \circ m{p_{3\times3}}\left( x \right) \circ a{p_{3\times3}}\left( x \right)} \end{array}} \right]} \end{array} $ | (12) |
所述的Inception2_module_2和Inception2-module_3的网络结构相同. 与Inception2_module_1相同, 均包括3个三阶可分离卷积模块, 5个一阶普通卷积模块, 一个平均池化层, 一个最大池化层, 一个拼接层, 一个BN层. 不同的是Inception2_module_2和Inception2_module_3也采用了残差连接的思想, 防止网络模型在层数加深的情况下退化. Inception2_module_3网络目的是加深网络模型的深度, 提高模型的准确度.
2.3 改进Inception-v3模型的Inception_reshape模块
Inception_reshape网络结构包括一个三阶可分离卷积模块, 3个一阶普通卷积模块, 一个平均池化层, 一个最大池化层, 一个拼接层, 一个BN层, 如图6所示. Inception_reshape模块的作用是将特征向量的尺寸减小, 通过3种方式: ① 采用三阶可分离卷积模块减小尺寸; ② 采用平均池化层减小尺寸; ③ 采用最大池化层减小尺寸. Inception_reshape模块将这3种减小特征向量尺寸的方式通过拼接层在特征向量的通道数上进行拼接, 让网络模型自己训练出最合适的减小特征向量尺寸的方法. Inception_reshape网络的公式如式(13)所示:
$ \begin{array}{*{20}{c}} {{I_{\rm reshape}}\left( x \right) = S{C_{3\times3}}\left( x \right) \circ m{p_{3\times3}}\left( x \right) \circ a{p_{3\times3}}\left( x \right)} \end{array} $ | (13) |
2.4 改进Inception-v3模型的上采样和多尺度特征融合
图1中UpSampling模块的网络结构主要由一个上采样层、一个卷积核大小为3×3的DepthwiseConv2D深度可分离卷积层、一个卷积核大小为1×1的Conv2D卷积层和一个BN层依次连接构成, 作用是对Inception2_module3输出的特征向量进行上采样, 将特征向量的尺寸翻倍. 同时本文对stage_1模块输出的特征向量依次经过一个深度可分离卷积层的卷积核大小为2×2的二阶可分离卷积模块, 一个卷积核大小为3×3的DepthwiseConv2D深度可分离卷积层, 一个卷积核大小为1×1的Conv2D卷积层和一个BN层, 进行卷积处理后, 得到尺寸大小与UpSampling输出的特征向量尺寸大小相同的特征向量, 再于UpSampling模块输出的特征向量进行特征融合. 进行低层特征向量与高层特征向量融合的原因是低层特征分辨率更高, 包含更多位置、细节信息, 但是由于经过的卷积更少, 其语义性更低, 噪声更多. 高层特征具有更强的语义信息, 但是分辨率很低, 对细节的感知能力较差. 将两者进行融合合并成一个比输入特征更具有判别能力的特征可以提高模型的准确率.
3 数据集的介绍与实验结果分析 3.1 数据集介绍本发明采用ASL (American sign language)开源手语数据集, 采集的原始图像数据集中包含了不同角度、不同光照、不同大小以及不同背景环境下的手势图像, 如图7所示, 共包含28种手势类别以及非手势类别, 共29个分类类别, 手势图像总数为87 000张. ASL手语数据集的手势图像背景区域较为干净, 背景颜色与手的肤色差别较大, 包含了手势在不同角度受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手势图片. 本实验将手势图像打乱后按照4:1的比例单独划分出训练集和验证集进行模型的训练和验证.
3.2 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参数量与时间复杂度对比
本文方法参数量与原Inception-v3网络模型参数量对比见表2. 由表2可见, 原Inception-v3网络的参数量为21 862 205, 而本文方法的参数量为1 647 637. 本文方法的参数量仅约为原模型的0.075倍, 参数量减少了约13.3倍, 极大地降低了模型的参数量. 同时原Inception-v3网络的时间复杂度GFLOPs为11.45, 而本文方法的时间复杂度GFLOPs为2.03. 本文方法的GFLOPs仅为原模型的0.177倍, 减少了约5.64倍. 对比原Inception-v3网络与本文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可知, 本文方法减轻了模型的计算复杂度, 加快了模型的训练速度.
3.3 消融实验
为了验证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中的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与多尺度特征融合对改进模型识别准确率的影响, 本文设计了3组网络模型, 分别为包含了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模型; 不包含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的改进的Inception-v3模型; 不包含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改进的Inception-v3模型. 将这3组网络模型在孟加拉数据集中采用相同的批处理尺寸、学习率和迭代次数进行训练, 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95.33%, 不包含CBAM模块的改进的Inception-v3模型的识别准确度为90.92%, 不包含多尺度特征融合的改进的Inception-v3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93.03%. 添加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和多尺度特征融合可以分别提高网络模型识别准确率4.41%与2.3%. 由此可见, 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有助于网络模型更好地关注有效特征, 同时多尺度特征融合使得特征更具有判别能力, 提高模型的提取特征的能力, 从而提高网络模型的识别准确率.
3.4 网络结构对比分析
本实验将batch_size设置为32, 同时为防止手势图像识别模型出现过拟合问题, 将最大迭代次数设为20次. 将网络的初始学习率lr设为0.001, 并且通过回调函数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对学习率进行实时更新, 衰减系数设为0.9. 当模型的验证集准确率下降时, 学习率减小的动作就会被触发, 使得学习率的大小减小为原来大小的0.9倍.
为了验证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手势图像识别的可行性, 本文在ASL手语数据集中采用相同的批处理尺寸、学习率和迭代次数构建了4组网络模型进行对比试验, 分别为VGG16网络模型[22]网络模型、ResNet50网络模型[23]、Inception-v3网络模型、以及本文改进的Inception-v3网络模型. 实验结果如图8所示. 从图8可以看出, 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相比于其他3种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提升过程更加稳定且收敛速度也较快. 本文方法在训练至第8个Epoch时准确率趋于稳定, VGG16网络、ResNet50网络以及原Inception-v3网络分别在第18个Epoch、第11个Epoch以及第7个Epoch时趋于稳定, 且本文方法的准确率在训练过程中上下波动幅度均小于其他3种模型. 本文在ASL手语数据集打乱后按照4:1比例单独划分出训练集和验证集测试4种模型, 当模型的识别准确率稳定后, 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准确率为100%, VGG16网络模型的准确率为99.95%, ResNet50网络模型的准确率为99.99%, 原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准确率为100%. 通过比较4种模型在识别准确率折线趋于稳定后的准确率可以看出: 本文改进的Inception-v3网络模型在减少模型参数量的同时模型的稳定性、收敛速度和图像识别准确率均具有一定的提升. 对比表4现有手势识别模型与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参数量, 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参数量与传统CNN-L4模型相比减少了0.05 M, 与Capsule-EM模型相比增加了0.05 M, 与ICapsule-EM模型相比减少了0.05 M, 与LeNet-5模型相比增加了0.95 M, 与Inception-v3模型相比减少了26.51 M. 对比表4现有手势识别模型与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在ASL手语数据集的识别准确率, 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与传统CNN-L4模型相比提升了9.41%, 与Capsule-EM模型相比提升了9.01%, 与ICapsule-EM模型相比提升了5.44% , 与LeNet-5模型相比提升了1.7%, 与Inception-v3模型相同. 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在模型的参数量与表4给出的除Inception-v3模型外的其他4种手势识别模型的参数量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手势识别准确率均有较大提升. 在于原Inception-v3模型识别准确率相同的情况下, 本文改进的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参数量远小于原Inception-v3网络模型.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本文在孟加拉手语数据集(Bengali sign language dataset)上再一次进行了研究. 孟加拉手语数据集部分数据如图9所示. 该数据集包含38个分类类别, 训练数据集有11 061张, 验证数据集有1 520张, 手势图像总数为12 581张. 孟加拉手语数据集与ASL手语数据集相比, 手势图像的背景区域的干扰信息多, 背景颜色复杂, 包含了与肤色十分相似的颜色, 而且有些手势图像的背景区域中还包含了手势的投影, 手势图像中的肤色也不止一种, 极大地加大了网络模型对手势识别的难度. 本文在孟加拉手语数据集中采用相同的批处理尺寸、学习率和迭代次数训练VGG16网络模型、ResNet50网络模型、原Inception-v3网络模型以及本文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 其中VGG16、ResNet50与Inception-v3均采用了在ImageNet数据集上预先训练好的模型. 实验结果见图10和表5. 从图104种网络模型的稳定性来看, 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稳定性较好, 波动的幅度小于ResNet50与Inception-v3网络模型, 与VGG16的波动幅度相近. 从图10四种网络模型的手势识别准确率的收敛速度来看, 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收敛速度也是快于其他3种网络模型. 本文方法在训练至第11个Epoch时准确率趋于稳定, VGG16网络、ResNet50网络以及原Inception-v3网络分别在第16个Epoch、第17个Epoch以及第17个Epoch时趋于稳定. 由表5可知, VGG16网络模型在该数据集上得到的识别准确率为95.13%, ResNet50网络模型在该数据集上得到的识别准确率为89.08%, 原Inception-v3网络模型在该数据集上得到的识别准确率为91.44%, 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在该数据集上得到的识别准确率为95.33%. 与VGG16网络模型和ResNet50网络模型相比, 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提升了0.2%和5.85%. 与原Inception-v3网络模型相比, 识别准确率提高了3.89%. 对比表5的现有手势识别模型与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参数量, 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参数量与VGG16网络模型相比减少了39.45 M, 与ResNet50网络模型相比减少了13.81 M, 与原Inception-v3网络模型相比减少了20.23 M. 由此可见, 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不仅参数量少, 而且识别的准确率也比表5给出的其他3种网络模型的准确率高.
4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Inception-v3网络的手势图像识别方法. 并对原Inception-v3网络模型进行了分析, 本文提出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对原Inception-v3网络模型的不足之处各方面进行了改进, 受Mobilenet系列网络模型的深度可分离卷积的启发, 首先对原Inception-v3的Inception模块进行重新设计, 以此减少网络模型的参数量, 然后再引入残差连接、CBAM注意力机制模型和上采样进行特征融合来保证模型识别的准确率和增强网络模型的适应性. 通过进行消融实验本文证明了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与多尺度特征融合是有助于提高网络模型的识别准确率. 最后本文的改进Inception-v3网络模型分别在ASL数据集和孟加拉手语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 识别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5.33%.
[1] |
李清水, 方志刚, 沈模卫, 等. 手势识别技术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人类工效学, 2002, 8(1): 27-29, 33. |
[2] |
田秋红, 杨慧敏, 梁庆龙, 等. 视觉动态手势识别综述.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3(4): 557-569. |
[3] |
Hrúz M, Trojanová J, Železný M. Local binary pattern based features for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Image Analysis, 2012, 22(4): 519-526. |
[4] |
陈影柔, 田秋红, 杨慧敏, 等. 基于多特征加权融合的静态手势识别.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1, 30(2): 20-27. DOI:10.1134/S1054661812040062 |
[5] |
Pigou L, Dieleman S, Kindermans PJ, et al.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us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Workshop at th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Zurich: Springer, 2014. 572–578.
|
[6] |
Jie H, Zhou WG, Li HQ, et al.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using 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201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ltimedia and Expo (ICME). Turin: IEEE, 2015. 1–6.
|
[7] |
Hore S, Chatterjee S, Santhi V, et al. Indian sign language recognition using optimized neural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Xi’an: Springer, 2017. 553–563.
|
[8] |
Karpathy A, Toderici G, Shetty S, et al. Large-scale video classification with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2014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olumbus: IEEE, 2014. 1725–1732.
|
[9] |
Girshick R, Donahue J, Darrell T, et al. Rich feature hierarchies for accurate object detection and semantic segment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olumbus: IEEE, 2014. 580–587.
|
[10] |
He KM, Zhang XY, Ren SQ, et al. Spatial pyramid pooling in deep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visual recogni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14, 37(9): 1904-1916. |
[11] |
Ren SQ, He KM, Girshick R, et al. Faster R-CNN: Towards real-time object detection with region proposal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2017, 39(6): 1137-1149. DOI:10.1109/TPAMI.2016.2577031 |
[12] |
Szegedy C, Vanhoucke V, Ioffe S, et al. Rethinking the inception architecture for computer visio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Las Vegas: IEEE, 2016. 2818–2826.
|
[13] |
Ioffe S, Szegedy C. Batch normalization: Accelerating deep network training by reducing internal covariate shift. Proceedings of the 3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Lille: ACM, 2015. 448–456.
|
[14] |
Szegedy C, Liu W, Jia YQ, et al. Going deeper with convolu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2015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Boston: IEEE, 2015. 1–9.
|
[15] |
Howard AG, Zhu ML, Chen B, et al. MobileNets: Effici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or mobile vision applications. arXiv: 1704.04861, 2017.
|
[16] |
Sandler M, Howard A, Zhu ML, et al. MobileNetV2: Inverted residuals and linear bottlenecks. Proceedings of the 2018 IEEE/CVF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Salt Lake City: IEEE, 2018. 4510–4520.
|
[17] |
Howard A, Sandler M, Chu G, et al. Searching for MobileNetV3. Proceedings of the 2019 IEEE/CV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Seoul: IEEE, 2019. 1314–1324.
|
[18] |
Zhang XY, Zhou XY, Lin MX, et al. ShuffleNet: An extremely efficient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for mobile devices. Proceedings of the 2018 IEEE/CVF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Salt Lake City: IEEE, 2018. 6848–6856.
|
[19] |
Ma NN, Zhang XY, Zheng HT, et al. ShuffleNet V2: Practical guidelines for efficient CNN architecture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ECCV). Munich: Springer, 2018. 116–131.
|
[20] |
Woo S, Park J, Lee JY, et al. CBAM: 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ECCV). Munich: Springer, 2018. 3–19.
|
[21] |
He KM, Zhang XY, Ren SQ, et al. Identity mappings in deep residual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14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Munich: Springer, 2016. 630–645.
|
[22] |
Simonyan K, Zisserman A. Very deep convolutional networks for large-scale image recognition. arXiv: 1409.1556, 2014.
|
[23] |
He KM, Zhang XY, Ren SQ, et al. Deep residual learning for image recogn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Las Vegas: IEEE, 2016. 770–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