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聚类算法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 Mean clustering algorithm, FCM)的一种优化算法, 引入了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m Optimization, PSO), 粒子群模糊聚类算法(Particle Swarm-based Fuzzy Clustering algorithms, PSO-FCM), 通过PSO算法的收敛速度快, 粒子收敛由自身最优位置和群体最优位置相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FCM对初始值敏感, 对噪声数据敏感, 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 如今, 随着数据量多样化, 复杂化, 多类别化, PSO-FCM只是单一优化初始聚类中心选取问题, 没有合理的限制粒子的移动, 并不能更好优化好FCM算法面对多聚类问题时[1–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引入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本文提出基于PCA优化的粒子群模糊聚类算法(PCA-PSO-FCM), 通过PCA对数据各维度的分析和评定综合给出一个权重值, 粒子各维度会根据该调整权重速度和方向. 本文详细介绍了PCA-PSO-FCM, 并且与FCM和PSO-FCM进行了实验结果的比对, 从实验上来看, 本文的算法在多种群聚类问题上性能更好, 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聚类算法.
本文结构如下: 第1部分主要对已有的算法的研究成果进行简要分析总结; 第2部分对于本文的优化算法进行详细说明; 第3部分说明实验过程相关细节, 设定参数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第4部分总结全文.
1 算法介绍PSO-FCM算法是模糊均值聚类算法基础上的优化算法, 传统的模糊C均值算法的结果精度, 对初始中心的选取有很严格的要求, 并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国内许多学者, 利用具有集体智能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与传统模糊C均值算法结合. 利用PSO算法求解初始聚类中心, 进而优化了FCM依赖初始中心的问题; 利用PSO算法中, 粒子个体与粒子群体之间关系, 粒子整体移动的速度可以调节, 进而降低了FCM容易陷入最优解的可能性.
1.1 PSO-FCM算法PSO-FCM算法是基于数据样本之间的模隶属矩阵建立的聚类算法. 算法的核心思想是: n个文本样本为
$\sum\nolimits_{i = 1}^p {{\mu _{ij}}} = 1,{\mu _{ij}} \in \left[ {0,1} \right]$ | (1) |
${\mu _{ij}} = \left\{ {\begin{aligned} &{1/\sum\nolimits_{k = 1}^p {{{\left( {{d_{ij}}/{d_{kj}}} \right)}^{\tfrac{2}{{m - 1}}}}} }{,\;{d_{kj}} \ne 0}\\ &0{,\;\;\;{d_{kj}} = 0} \end{aligned}} \right.$ | (2) |
根据每个样本的隶属度值计算出适应度函数值:
${J_m} = \sum\nolimits_{j = 1}^n {\sum\nolimits_{i = 1}^p {{{({\mu _{ij}})}^m}{{({x_j} - {c_i})}^2}} } $ | (3) |
${c_i} = \frac{{\displaystyle \sum\nolimits_{j = 1}^n {{{({\mu _{ij}})}^m}{x_j}} }}{{\displaystyle \sum\nolimits_{j = 1}^n {{{({\mu _{ij}})}^m}} }}$ | (4) |
$\nu _i^{k + 1} = \left\{ {\begin{array}{*{20}{l}} {\varpi \nu _i^k + {c_1}{r_1}({\rho _i} - x_i^k) + {c_2}{r_2}({\sigma _i} - x_i^k)}{,\;\;k > 1} \\ {{c_2}{r_2}({\sigma _i} - x_i^k)}{,\;\;\;k = 1} \end{array}} \right.$ | (5) |
$x_i^{k + 1} = x_i^k + \nu _i^{k + 1}$ | (6) |
式中, m是加权指标,
随着数据量的爆发和激增, 数据类型的增多, 数据复杂程度的加深, PSO-FCM算法的性能无法完全发挥. 于是近年来有学者对该算法进行了再度优化, 陈寿文[8]提出利用混沌粒子融合粒子群模糊聚类算法(CCPSOFCM), 余晓东等[9]利用直觉模糊核优化粒子群模糊聚类算法. 雷浩辖等[10]利用遗传算法(GA)与PSO混合优化的遗传粒子群模糊聚类(GA-PSO-FCM). 这些学者都是针对于PSO-FCM算法依赖初始解这个问题上进行的优化. 算法核心是通过比较隶属度, 移动该粒子并决定属于哪一类, 但是在各维度上面的移动上并没有一个主次之分, 在各维度上的移动全部是随机因子数决定. 随着聚类中心数量的增加, 隶属度矩阵上, 各聚类中心隶属度值接近, 粒子各维度移动不受限, 这样导致部分粒子可能会被分入, 与正确聚类中心隶属度值接近的错误聚类中心中的问题. 在维度增加, 聚类中数量增加, 这个问题会越来越频繁出现.
为了在一定程度降低上面的问题出现的可能性, 本文引入了PCA[11–13]算法对原算法进行优化, PCA是一种统计分析的方法, 通过正交变换将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向量转为彼此正交, 且互相独立的一维新向量(即主成分). 每个主成分都是初始变量的线性组合, 没有冗余信息, 构成空间的正交基. 主成分分析法可以简化统计数据, 揭示特征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本文优化中并没直接对数据进行降维, 根据PCA中主成分贡献率公式:
$\left\{ \begin{aligned} & {\gamma _1} = {\eta _1}{r_1}, \;{\gamma _2} = {\eta _2}{r_2}\\ &\nu _i^{k + 1} = \left\{ {\begin{array}{*{20}{l}} {\varpi \nu _i^k + {c_1}{\gamma _1}({\rho _i} - x_i^k) + {c_2}{\gamma _2}({\sigma _i} - x_i^k)}{,\;\;k > 1} \\ {{c_2}{r_2}({\sigma _i} - x_i^k)}{,\;\;\;k = 1} \end{array}} \right. \end{aligned}\right. $ | (7) |
输入: 短文本数据集
初始化: 加权指标m; 学习因子
随机初始化: 初始聚类中心
1.
2.
3.
4. for
5.
6.
7.
8. for
9.
10.
11. if
12.
13.
14.
15. else continue
16. end for
17. 输出中心
在测试算法的性能, 本文选择UCI机器学习数据库中, Wine, Breast Tissue, Dermatology, 以及Glass Identification, 每一组数据都进行了清洗, 并且都做了使用线性函数归一化将数据集进行标准化处理. 各维度的权重是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各维度贡献率, 数据集参见表1 数据集表.
3.2 模型评价指标
通过对比本算法与K-近邻(KNN), FCM, PSO-FCM在数据集训练的结果. 本文采取的评价算法性能的指标: 调整互信息(Adjusted Mutual Information based scores, AMI); 调整兰德系数(Adjusted Rand Index, ARI); FM指数(Fowlkes and Mallows Index, FMI). 3个指标都是评价聚类算法性能的外部指标, 通过聚类结果与参考数据集的标签比较而获得, 这些外部指标度量的结果都在[0, 1]之间, 指标值越接近1说明聚类的结果越好.
3.3 检验模型性能图1和图2根据Breast Tissue数据集的主成分贡献率所选择的平面图, 图1是本文算法在数据集上, 两个高贡献率维度的图像, 图2是PSO-FCM算法, 从图中可以明显的对比出来, 在相同数据集, 相同维度下的本文算法聚类的结果明显优于PSO-FCM, PSO-FCM算法在数据比较集中的区域, 对于多个聚类中心的交界处的数据敏感程度低, 无法有效的给出数据的准确的聚类中心, 相反本文算法面对这类粒子, 敏感度高, 能够更加有效的且准确的给出聚类中心. 粒子各维度之间无差别移动, 在多个聚类中心的粒子会被错误的移动到不正确的聚类中心中: 本算法对于不同贡献率的空间中, 采取相对应的移动权重的能够较低粒子错误移动的概率, 说明该策略效果是显著的.
由表2和表3中可以看出, 本文算法只是在Dermatology数据集上的AMI这一个指标上落后KNN, 这是因为作为硬聚类算法, 随着聚类中心数目的增加, 每一个数据只能存在单一的一个聚类结果, 不会存在多种可能性, 聚类的结果纯度更高. KNN算法性能很稳定, 在随着聚类中心增多, 性能反超FCM, PSO-FCM两个算法, 但是综合指标上, 本文的算法总体仍是优于FCM, PSO-FCM, KNN这3个算法. FCM采用随机初始的中心, 指标随着聚类中心的增多, 算法性能下降明显. PSO-FCM采取使用PSO算法得出的初始中心, 明显的发现, 综合性能上面性能上优于FCM, 但是算法精度提升不高.
随着各数据集的聚类中心的增加, 聚类的问题的复杂化, 从表中各指标上, 侧面体现本算法面对多个聚类中心的之间的粒子敏感度更高, 分辨能力更强. 总体上指标上来看, 本文算法性能更强, 鲁棒性更高, 适用面更广.
4 结论与展望采取PCA优化的PSO-FCM算法, 通过主贡献率加权的限制, 控制粒子各维度上的移动, 降低多聚类群交界粒子的敏感性, 增强了粒子的搜索能力, 降低粒子被不正确粒子群吸入, 能够一定程度上, 跳出局部最优, 有效的弥补了传统PSO-FCM性能上的不足, 增加算法精度, 增强算法的鲁棒性, 相对于其他算法, 在综合指标上面更优, 部分指标上有着更好的精度, 适用面更广, 鲁棒性更强. 接下来的工作会将优化算法应用到更多领域.
[1] |
许磊, 张凤鸣. 基于PSO的模糊聚类算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6, 27(21): 4128-4129. DOI:10.3969/j.issn.1000-7024.2006.21.054 |
[2] |
Mekhmoukh A, Mokrani K. Improved fuzzy C-means 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initialization and outlier rejection with level set methods for MR brain image segmentation. Com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 2015, 122(2): 266-281. DOI:10.1016/j.cmpb.2015.08.001 |
[3] |
Filho TMS, Pimentel BA, Souza RMCR, et al. Hybrid methods for fuzzy clustering based on fuzzy c-means and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5, 42(17–18): 6315-6328. DOI:10.1016/j.eswa.2015.04.032 |
[4] |
Jie LL, Liu WD, Sun Z, et al. Hybrid fuzzy clustering methods based on improved self-adaptive cellular genetic algorithm and optimal-selection-based fuzzy c-means. Neurocomputing, 2017, 249: 140-156. DOI:10.1016/j.neucom.2017.03.068 |
[5] |
Benaichouche AN, Oulhadj H, Siarry P. Improved spatial fuzzy c-means clustering for image segmentation using PSO initialization, Mahalanobis distance and post-segmentation correcti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2013, 23(5): 1390-1400. DOI:10.1016/j.dsp.2013.07.005 |
[6] |
邱宁佳, 李娜, 胡小娟, 等.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朴素贝叶斯改进算法. 计算机工程, 2018, 44(11): 27-32, 39. |
[7] |
李锋. 粒子群模糊聚类算法在入侵检测中的研究.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4, 24(12): 138-141. |
[8] |
陈寿文. 基于Chebyshev映射的混沌粒子群融合FCM聚类算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5, 32(7): 255-258. DOI:10.3969/j.issn.1000-386x.2015.07.062 |
[9] |
余晓东, 雷英杰, 岳韶华, 等.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直觉模糊核聚类算法研究. 通信学报, 2015, 36(5): 78-84. |
[10] |
雷浩辖, 刘念, 崔东君, 等. 基于GA与PSO混合优化FCM聚类的变压器故障诊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1, 39(22): 52-56. DOI:10.7667/j.issn.1674-3415.2011.22.010 |
[11] |
李元, 白岩松. 改进主成分分析的KNN故障检测研究.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2018, 32(4): 366-371. DOI:10.3969/j.issn.2095-2198.2018.04.014 |
[12] |
王帅, 黄海鸿, 韩刚, 等. 基于PCA与GA-BP神经网络的磁记忆信号定量评价.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8, 32(10): 190–196.
|
[13] |
徐明月, 林泽轩, 顾彦. 基于PCA-SVM模型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识别研究.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8(6): 35-40. |